源码论坛,商业源码下载,尽在锦尚中国商业源码论坛

标题: 导演陈国富:能打动我就是一切 [打印本页]

作者: 任大强    时间: 2012-5-15 19:57
标题: 导演陈国富:能打动我就是一切
导演陈国富:能打动我就是一切

        《看电影》独家专访监制陈国富      
            从[天下无贼]、[非诚勿扰]到[唐山大地震],擅长爷们戏的冯小刚第一次女性视角得如此彻底,非常中意此路子的陈国富却坦言这次“真没有介入”,宝岛出生的他对地震深有体会。在这样一部影片面前,任何商业算计都不值一提,他所做的仅仅是像普通观众一样反应——感动、流泪。
        地震是起点
        “要是讲雪灾我可能就得走了,地震确实比较感同身受。”
             我们成长过程中每年都要被晃个几次,所以以前我觉得全世界都是这样的。香港人来住酒店,第二天碰到说昨天晚上吓坏了,从十楼奔到空地待了两三个小时。香港是不震的,所以他们就觉得是地球毁灭。我说没有地震啊,对我来说三级以下都不叫地震,有时候你还觉得是自己头晕呢(笑),后来看到灯在摇才觉得是地震,我们对这个事已经习惯了。“唐山大地震”对我来说不是特别熟悉,那个年代信息不太流通,就知道是挺大的悲剧。
            [集结号]、[风声]筹划的时候都没有刻意想到台湾市场,毕竟它占的份额太小,不会特别琢磨什么。但我是从那里来的,自然会想那边的观众怎么看,[集结号]估计对他们会有一些颠覆性。小时候看二战电影美军老在那打德军,当时我就想德国人看是什么感觉。
        冯小刚是非常有地域特点的,他的幽默感、节奏感离开内地,观众会觉得有点陌生。但台湾经常有地震,自然灾害也多,透过这样一个悲喜剧去理解人性和伦理,应该是没有隔阂的。作电影我没那么多营销式地考虑,谈不上什么准确的预判。故事能先打动我是第一,之后才有可能打动大量观众。有些创作者就是跟广大观众有较多交合点,这不是纯粹靠算计,本能更多一点。经常听同行说「观众愿意看这个」,我心想你怎么能代表观众?我更愿意听到他个人观感。
        制片的直觉
        “我自己也不知道巧妙在哪,只是觉得就该这么拍,故事就得这么讲。”
             [余震]小说给我的冲击不是那么直接,但它让我看到一种可能性,这个可能性在电影里完成得比较戏剧性。原著作者常年侨居国外,多少融入了心理分析的角度,对成长中的阴影、对人的性格以至情感的养成特别敏感,这比较是西方的感受习惯,美国片里这种题材很多。到了小刚的电影,故事扣回到中国写实主义的传统,对人跟时代、人跟亲族之间的纠结采取更宿命的方式来理解。我一直觉得“余震”这名字比“大地震”好些,本身就带着悬念,它既是一个现实事件也是一个隐喻。
        灾害造成的心灵疗愈,本身是很细致很复杂的工作,任何伤害都需要灾后重建,比如从战场回来的人、经历离婚的人、失业的人,任何人生的重大挫折都可能留下阴影。小时候怀疑爸妈偏爱姐姐冷落了我,也可能是阴影(笑)。但医学还没发达到可以治疗每个人心理的阴影,这时就要靠电影了,被好电影打动本身就是一种疗愈的过程。
             拿[唐山大地震]作为标题,任何人都会觉得是灾难片。我也曾建议,为了满足对灾难片期待,是不是把地震场面切开成一前一后,但最终没有采用。这情况跟[集结号]一样,前面打了三十分钟,后面完全是文戏,拍之前我会担心,观众会不会越看越闷。结果完全出人意料。电影创作最有意思的就是,你要懂类型的规矩,但规矩可以打破,而且好电影都是修正规矩、自创规矩的。但什么时候需要规矩,什么时候可以破规矩? 这是一个微妙但没有答案的问题。[唐山大地震]就是这么个情况,所有的疑虑都想过,小刚自己也琢磨,我们跟编剧开会也提出过种种方案。但最终总要回头问,原著打动你的地方在哪。那是心底的声音,当这个声音出现了,什么规矩都要让路。编剧苏老师在这方面也扮演了很坚强的支柱,让创作没有偏向。
        导演的抉择
        “这是我跟小刚这么多年合作以来参与最少的一部电影。”
             如果一路想太多电影就没法拍了,有时候我挺佩服小刚的勇气,说勇气好像有点严重,但有时候确实需要非常的勇气。我常常会想太多,怕技术处理不了,担心预算不能控制,怕想表达的东西没有说到位,他就比较果断。明知困难重重,但他只要动机存在,就会勇往直前。
        过去他拍戏我怎么也会去探个班,但这次现场一次也没去过,当时[风声](陈国富与高群书合导)也在后期、准备上片什么的。但[唐山大地震]的剧本一直都参与讨论,从看分场到对白剧本,出不同的稿子我们都会碰一碰,有时通电话不够就见面聊。
             这个题材我本人也喜欢,我一向偏女性视角,原著作者是女性,编剧是女性,两个主角都是女性,简直是梦幻题材。我喜欢扒洋葱那种叙事,丝丝入扣一层层的,但小刚一般喜欢平铺直叙,当时就怕拍成沉闷的文艺片了。他说故事愿意挺早就让你知道答案,先把凶手是谁说出来,然后接着看凶手怎么被绳之于法。每个说故事的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,我老是会怕故事中段不够吸引人,非得百转千回,藏很多秘密,但是他拍平铺直叙就没问题。小刚的叙事方式不像现在最主流的外国片,他也一直不是那个路子。你说[非诚勿扰]还有些时髦元素吧,[唐山大地震]是完全回到过去三十年代、五十年代那种自然写实主义的经典路子,甚至后来伤痕文学的形式。它既不是典型灾难片的套路,也没走原著心理分析的路线,而是走出了第三条路──回归古典史诗。
        还原为观众
        “对于中国人来说家就是一切。”
               我也想过,在影片中硬套入汶川会不会显得刻意,这个取舍一定也在小刚脑海里走过。毕竟是他的作品,他要承担成与否,负担比我们这些说三道四的人大多了。说完意见,其它的就是拭目以待。第一次看初剪已经非常惊讶了,比想象的好很多,对观众来说汶川有独特的现实意义,并不只是向主流靠拢的手段。当汶川出现的时候,我作为观众能马上进入,它有种内在意义,就好像你刚失恋,去钱柜唱歌,唱到一个点你比其它人都伤感,不一定是那个歌写得多神,而是你特别认同那个情境,这就是内在意义。对于中国人来说那场地震还历历在目,还没走,你觉得这不仅是在说故事,我们就这么跟着一起回到那个点上,大家必须去面对,汶川这件事还在我们身体里头。
        过去看国外的灾难片好像没有掉过泪,可能只记得场面是否震撼,人物塑造怎么样,职业病。[集结号]第一次放初剪,王中军王中磊都一起,看完后听他们俩说挺感动,但因为我在旁边又不好意思让“情感太流露”,也就是不好哭太狠,我当时还想,原来我竟然对他人造成这种压抑(笑)。[集结号]对我来讲虽然感动,但很难尽情释放,因为我看时好多效果都没完成,声音也不太对,等于在看拼凑的素材。但[唐山大地震]看初剪我就掉眼泪了,完全像观众的反应,后来很多素材反复看还是掉眼泪。其实我不爱强调催泪,带着这个心态看电影会受干扰。但有些段落确实直接地触动到我,我有提防但不起作用。中国人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就是家庭,不是党派团体。在我看来中国的所有的文艺类型,包括武侠片,都是家庭伦理剧。什么为父报仇、身世之谜、出人头地、门当户对,要不失散多年,要不指腹为婚,绕来绕去都是家庭伦理剧。过去我们太习以为常,不从这个角度看,说得再极端一点,我们大量的经典都是关于家庭问题,亲族的关系、家庭组织的肯定或者毁坏。





欢迎光临 源码论坛,商业源码下载,尽在锦尚中国商业源码论坛 (https://bbs.52jscn.com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